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2.22 印度】
「我不只是一位司法從業人員,我也是人,聽得到受害者痛苦的悲鳴。」,法官Singhal這麼說道。
大家都還記得2012年新德里公車輪暴案,所以當昨日印度法院宣判有七名涉及性侵案的被告被處以死刑,各家媒體迅速的將此審判與新德里公車輪暴聯想在一起。諷刺的是,就在宣判的前一天, 當年新德里公車案最小的少年犯剛好服滿三年刑期,正式獲釋,引起廣大民怨;民眾進而提出在確保犯案者觀念矯正前,不得獲釋的訴願,而印度最高法院卻予以駁回。
而這七名被判死刑的被告所犯下的,是另一起於今年二月發生的輪姦案。一名來自尼泊爾、患有精神相關疾病的女性在前去醫院的途中失蹤,三天後被人發現陳屍在高速公路旁的荒地上,生前慘遭輪姦,體內更是被塞入刀片與石頭等異物。屍體則因被遺棄多日,還有被動物啃咬的痕跡。
這起事件與2012年的新德里公車案非常相似,除了受害者慘遭凌虐與性侵,性侵人數都有七至九人,兩起案件更都有未成年少年涉案。當年的新德里案轟動全球,印度媒體將受害的女大生稱為「尼爾哈雅」(Nirbhaya),印度字義為「無畏」,而今年這起案件則被稱為Nirbhaya II。
然根據印度少年法,不管罪刑的嚴重程度,最重的刑罰就是不超過三年刑期;在二月份受害的家屬眼裡,將被釋放的新德里案少年犯(現已21歲)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,以及對印度司法最大的諷刺。這兩件毫無相關卻極度相似的案子,弔詭地在同一時間再度相互纏繞在一起,凸顯的了印度現行少年法的缺陷
(圖/美聯社:憤怒的民眾)